生态营养,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她将引导行业找到发展方向和理论基础,也将帮助企业找到研发平台和创新空间。生态营养还是解决方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健康需求,在系统论理论指导下开发而来,由服务和产品共同组成的新型产品。
编者注:第五届金哑铃论坛「生态营养思维」系列主题演讲既谈趋势又给方案,本期为台湾锦乔生技谢佩珊博士介绍运用益生菌复合技术卫护女性健康生态的演讲实录——
台湾锦乔生技 谢佩珊博士
大家都很熟知益生菌。其实,不只是在肠道,我们人体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有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身体,无论外在的皮肤、还是内在的黏膜组织,只要分布有益生菌,你的健康就比较有保障。当菌被破坏,菌相產生失衡狀態,这时就会引發很多疾病。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人体来讲,从口腔到咽喉到肠道,一直到女性的生殖道,再加上皮肤,每个人身上的菌都独一无二,而且具有差异性。菌群生态跟自己的亲人比较接近,如果彼此是没有生活在一起的人,菌群差异性就會非常大。
女性阴道菌丛是重要的免疫系统组成
在女性生殖道的部分,基本上,它的菌群差异性是有一个菌丛类型的分布,大部分73%正常的生殖道属于乳酸杆菌的一个独占的地位;只有少数的约30%以下,属于其他的厌氧菌的组成。所以,对于女性整个生殖道的健康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在于PH值的维持。
女性生殖道PH值应该在4左右,处于3.8~4.5%之间,这样的PH值对于女性生殖道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对抗外来的病原菌。女性的生殖道是一个对外开放的黏膜组织,有非常多的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聚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所以,弱酸性的环境,对于整体的病原菌的部分的抑制性相对就会比较强;PH值上升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这就是整体性健康维护的情况下,如何让比较多的有机酸的菌体,存在于女性的阴部,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而整体性的一个女性的生殖道来说,它的整体性的分布其实很重要的点在于它的黏膜部分的组织,我们知道黏膜组织除了我们今天讲到的肠道部分之外,肠道的黏膜它底下是一个免疫系统,这个免疫系统是我们全身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除了肠道之外,其实我们全身上下还有很多其他的黏膜系统,包括口腔、鼻黏膜、咽喉,还有胃、肠以及女性生殖道,这些黏膜组织因为都是对外的通路性比较大的地方,所以外来的物质还有病原菌的部分是比较容易黏附在上面。在这些黏膜组织底下有非常多的免疫细胞会附着以及存留在组织底下,随时去反应并且去对抗外来不好的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免疫细胞在女性的生殖道就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存在,这样的一个存在除了它可以去帮助我们对抗女性的一些比较容易繁殖的致病源之外,还有一个部分是属于它的缺点,它很容易造成所谓的过度发炎的问题,过度发炎的时候女性的黏膜就会有些红肿的现象,而导致很多不舒适的症状,这个时候就会很明白一件事情,致病源已经大量的繁殖,因为免疫细胞已经过度反应而造成这样一个现象。
比较多的乳酸杆菌会去分解我们阴道黏膜上的肝糖,这个乳酸会调整女性生殖道的黏膜PH值,让这个PH值下降在应该有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谓常说的4—4.5的阶段,在这样一个PH值来讲致病源是很容易被消灭的,它们不容易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存的。
阴道菌丛是经常性在变化的,如果今天我是健康的一个体内反应,它的PH值大概就是在4左右,可是当慢慢的有比较多复杂的其他的菌丛进入的时候它的PH值还开始往上升,开始往右走,从健康的形态开始变成有其他菌的附着,当PH值大于5以上,会发现菌丛的复杂性会变得很大。这样一个现象跟什么东西有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女性每个月都会有一次不方便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有血液进入它的PH值会开始急剧往上升,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形成。这样一个情况就很容易破坏菌丛的平衡而导致有很多的不舒服的情形。
除了女性每个月的部分来讲,基本上当然还有荷尔蒙的变化,还有饮食、性行为以及其他的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体菌丛的变化。
像荷尔蒙的变化,我们都认为更年期的妇女比较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更年期的妇女她的黏膜壁比较薄,因为她的分泌物比较少,相对女性的生殖道也属于比较干燥的一个情况,所以其实她反而比较容易有感染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要去重视以及去解决的,如何想办法去解决这样的一个事件?
从这个部分知道,在一个正常的情况下,乳杆菌应该是最高的,而其他的菌会存在,但是是属于少数存在。我们没有办法期待我们的黏膜都只有好菌而已,坏菌完全没有,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们接触外来物质这么多,但是如何让这些菌较会有的致病菌一个状态的部分微生物如何控制它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这就是相对在我们整体性的菌丛平衡上而言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地方,所以当我的一个健康的生殖道来讲,基本上慢慢的往右走的时候我的乳酸杆菌开始急剧下降,厌氧菌的数量开始往上升,这个时候会发现整个PH值的倾向,就是开始从低的弱酸性的情况往高的方向走。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正常的女性生殖道来说,PH值3.8~4.5,到更年期已经开始接近5,有其他感染的时候PH值会一直往上,所以会看到生理期的协议是7.35~7.45的值,所以这个东西就是为什么要被重视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女性的感染问题它的占比是非常高的,每年大概70%以上的女性至少感染一次急性的阴道炎,会有一个很严重的状况,就是女性的族群来讲,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不舒服的情况,可能每年不定时的有一次以上的机会会有很严重不舒服的情形,这样不管是对于女性的生活作息,她的饮食各方面的生活状态,其实都会受到蛮大的干扰。而且这个部分不仅仅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它还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尤其是所谓的从急性的发炎变成慢性的生殖道发炎的情况,有可能造成问题就包括不孕,包括胎儿发育不好,还有早产的问题。所以像我们现在在产前检查的部分来讲,尤其是产前前10天都会做一个菌群的筛检,如果被筛检到医生会在你产前的时间里面会开始给你抗生素,因为这个菌会造成死胎或者难产问题,这个东西是我们整体在妇女健康来讲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地方。
如何恢复生殖道的健康的菌丛?
首先在益生菌的干涉下我们可以用口服的方式,从口食入到肠道之后,由肠道吸附的益生菌丛之后会开始分泌很多的代谢产物,经由血液部分转达到全身。当这些代谢产物经由血液到全身之后就开始改变整个生殖道的环境,开始刺激我们原本生殖道里面有的好菌开始繁殖的一个情况。同时这些代谢产物也可以去抑制坏菌的增值,所以就可以帮我们努力的去平衡我们体内的生殖道的菌丛。
这一块在国际的研究来讲,基本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专家都已经注意到这一块,所以有很多的临床文献的部分,还有不管是体外的试验也好,临床的试验也好,都有针对这块,在整个适应症的改善都有非常多的研究。
在13年的时候已经有人把整个文献整合起来,发现部分的临床做的是益生菌组的,跟没有使用益生菌的部分,都发现益生菌的部分确实对于整个生殖道感染的部分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另外一个组别是用益生菌去合并使用抗生素的部分,又或者是益生菌比较抗生素的组别,用这样的方式去看到益生菌的功效,其实也发现益生菌的好处是,它不会去把所有的菌全部杀掉,但是抗生素会把所有的菌全部杀掉,在菌丛重新重建的情况以及后续的复发,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会比益生菌更高。
益生菌大健康未来趋势
除了活菌的应用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部分是我们在调整女性生殖道的一个情况下的时候我们可以应用到的,如同我前面所说到的,会开始繁殖,产生很多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基本上就可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改变生殖道的PH值,如果是外用的方式用在女性生殖道,基本上它的PH值一切的改变速度会更快,我们在这个部分不仅仅是研究活菌部分,我们也研究死菌部分,甚至研究代谢产物的部分,对于我们在女性生殖道的贡献,它的功效到底有怎样的一个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整体的代谢产物的影响来讲,分成前端的局部作用以及后端全身性的作用。代谢产物进入人体部分可以经由血液和淋巴结部分的循环来到我们的全身,甚至于在第一时间就会先去接触到我们的免疫细胞,去刺激免疫细胞有它的反应,所以它有的功能包括抵抗发炎的部分,包括我们要让过度发炎的现象减缓,必须要有抗发炎的能力,还有抗病原菌的能力。在全身性的部分来讲会影响到身体的循环,大家可以看到包括抗氧化,包括降胆固醇,还有血压、肥胖等等代谢性疾病的部分,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就可以全面性的去影响到。
代谢产物的一个功能是非常多的,这在文献里面都有提到,我们知道乳酸菌的代谢产物拥有这么多的种类,而这么多的种类来讲基本上就是经由分泌了之后,如果是吃进去活菌的部分在肠道定植就会经由血液部分运送到全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整体性的抗菌的物质,有机酸的部分就是破坏整个致病菌能够存活在我们身体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个有机酸的部分就是去破坏致病菌的一个代谢。过氧化氢启动乳过氧化物酶系统抑制病菌,其实这些的代谢产物来讲基本上在我们的人体整体的循环是非常的重要。
在整个女性私密保养部分,我们从最先筛菌开始,筛出有潜力的菌株之后开始申请专利,发表文献,以及各项产品的开发。各项产品开发的部分,在研究上包括有活菌菌体的抗菌分析,死菌菌体的抗菌分析,发酵产物的能力的分析,细胞层次免疫调节的分析,因为这个部分必须要让我们知道,这些物质,这些益生菌的物质不管是活菌、死菌还是代谢产物,是不是能够影响到体内的免疫细胞,去产生所谓的抗发炎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女性当她在过度发炎现象的时候红肿热痛是非常不舒服的,所以在第一时间的自觉性改善其实就是把发炎的症状压下来之后我们就不会有红肿热痛的问题,整个病程的改善也会很容易有感觉。调节免疫部分来讲,在这样的研究里面我们也把它放进来,并且当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体。
通过人体试验验证终端产品功效
整体性抗菌的能力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能够有这样的抗菌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筛选菌株的时候就是如何在研究里面达到你的目的,找出对抗这个病原菌最有效的菌株。在试验部分不仅仅是做一般的像白色链株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克雷氏菌,克雷氏菌最近在去年的国际微生物年会它是很红的一支菌,因为它造成的问题太多了,包括它对于妇女的威胁,死胎的威胁,尿路感染的威胁都非常的重要,所以最初它是从肺炎分离出来的,但是没有想到它在生殖道的感染会这么的扩大。所以这支菌在去年的国际微生物的学会的年会里面它是爆红的,大家都一直在讲这一支克雷氏菌。
益生菌的抑制能力我们也发现是有这样一个功效,不仅仅是一般性的致病菌,我们更强调要有耐药性的菌株,都是从病人的身上筛选出来的,病人用一些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发现它使用之后才把它筛选出来做抗生素的筛选,因为要找到对于这些耐药性的菌株抑制能力,我们就跟医院合作,把这些病菌拿到之后跟这些益生菌做抑制试验,看有耐药性的菌株益生菌到底拿它有没有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在产前十天会被验的链球菌还有大肠杆菌以及克雷氏菌菌,这些菌都在耐药性的情况下,我们将益生菌跟它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发现,其实益生菌对它的抑制能力也是相当好,甚至于我们认为还比一般性的菌株来的更强。
除了致病菌部分,另外我们希望这些益生菌是可以停留在女性生殖道,因此我们也去做了吸附性实验,确认它是不是有机会停留在我们的生殖道。实际上吸附性实验也看到这几支菌株是可以停留在女性黏膜的地方,经由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就更有信心做深入研究。
在整体的免疫刺激性的部分,我们基本上从人体的血液里面分离出柱状细胞等等细胞,我们将这些细胞跟菌去培养,对于这些细胞的刺激有没有办法刺激出它的细胞激素,它的细胞激素的倾向又是走向哪里。我们就发现其实在细胞激素刺激能力其实是挺不错的,像唾液乳杆菌的部分,它对于提升免疫力以及对于抗发炎的能力,我们在这个研究里面都看到它有相对应的一个结果。
而且不仅仅是如此,当我们把体内的细胞,就是从咽喉细胞到肠道细胞,到阴道细胞,我们去将这些细胞感染的致病菌,用这样一个致病菌引发这些细胞产生发炎的情形,就是介白素8,我们看乳酸菌有没有机会把介白素8分泌量往下降,把抗发炎的细胞基数可以让它的层次再往上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整体性而言,以AP32为首的菌,抗发炎的能力确实非常好,因为它可以大量下降介白素8的分泌层次,去上升介白素10的分泌层次。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对于整个抗发炎的范畴来讲,基本上益生菌是有这样的功能,让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先把过度发炎的情形把它解决掉。
因此在进入到人体临床部分我们就有看到,在这个实验里面我们只有吃一个月的益生菌,当然是由先前的实验筛选出来的菌种配方我们进行了这样一个试验,结果发现在整体的生殖道的感染情况下它的不舒服的症状来讲,基本上在服用一个月的过程多数的症状都已经减缓,甚至于已经完全无感。所以它的整体的自我改善的情形是相当良好的,就是右边这个部分。
其中我们发现有三个方向是改善最好的,第一个就是在分泌物的部分,分泌的数量以及它的气味的部分都得到很好的改善,显示什么?显示致病菌的数量开始在减少,在这个月的食用的情况下,相对它的分泌物的量还有气味的部分就会有显著的改善的情况。
刚才讲到过度发炎的现象,红肿、热痛、搔痒、灼热感也是下降非常良好,显示这个部分基本上就是我刚刚说到的,自觉性的一个发炎症状的改善,对于女性在感受她自己生殖道发炎的改善情形,这一点非常重要。
灭活依然有功效?这是真的!
除了活菌实验之外我们另外还做了死菌体的实验,一般我们都会认为死菌死掉了就已经死了,所以它到底还有什么样的功能?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确实发现了它虽然死掉了,但是它对于致病菌的抑制能力还是存在的,而在这样的一个结果的重点在于哪里,在于这些菌体它的菌体完整的保留度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会发现这些菌体当我用适当的条件去将它杀灭之后它的整体性的菌体完整度保留是高层次的一个情况下,对于致病菌的抑制性能力还会存在。还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死菌的部分可以有效抑制这些不同的病菌,尤其是在耐药性的这几支菌死菌抑制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活菌的能力。
除了活菌部分的功能,死菌部分的功能,另外在代谢产物的部分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代谢产物的部分基本上益生菌可以产生有机酸,这是大家很清楚的事情。但是每一支菌的能力都不太一样,所以PH值可以低到3.7也可以高到4.5。
产生有机酸的浓度部分也是每一支菌都会有它高低的情形,所以我们会看得到,像植物乳杆菌或者是嗜酸乳杆菌属于是能力比较强的菌,我在产品的设计还有配方的部分,这几支菌就是我们的首选。
除了有机酸的分泌之外,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包括过氧化氢的部分。
活菌部分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三个物质里面过氧化氢的量还都是存在的,活菌毋庸置疑会产生H2O2会持续产生,但是产生之后是附着在壁上或者是分泌出去,对于菌体的分析还有代谢产物的分析相对性就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除了H2O2之外就是拿发酵的代谢产物直接跟病原菌做研究,看它是不是真的有抑制性。我们看到测到这么多的物质,代表它的抑菌的能力是存在的,实际上是不是有,需要验证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挑了白色链珠菌,有阴道拉什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还有沙门氏菌,我们全部拿来做了一下看看它的代谢产物的部分有没有抑制能力。我们发现在白色链珠菌的部分,我们看到杆菌的部分它的抑制能力相当的好,它是最强的。但是其他的一个致病菌的地方几乎都是全部被杀灭的,所以这个强度其实是相当的好,就是它的整体的代谢产物的一个抑菌能力其实不输给活菌跟死菌。
我们将代谢产物加到凝胶里面去之后,我们再用这个凝胶去做抑菌能力分析,发现分钟里面抑菌能力就有显著下降,这些病原菌都有显著的下降。可见它做成产品之后,我们把它加在凝胶里面之后,它的抑菌能力非常好。除了抑菌的能力非常好以外,我们总不希望它是像抗生素一样,吃下去以后就把菌丛杀光光,好菌也不见了,连好菌都没有了,这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所以我们另外做了乳酸菌的分析,所以在整体的凝胶部分来讲,到底乳酸菌的存活率有没有被保留下来。
A组的实验是不含代谢产物的,就是凝胶的成分。B组的部分是在这个凝胶里面,含有代谢产物的部分。我们接种了5次方的菌之后,控制组是乳酸菌的培养基,所以无论如何一定会长的很好,所以它长到了9次方。可是我发现我接种5次方的情况,有含益生菌代谢产物的这一组凝胶的它可以长到7次方。可是在不含乳酸菌代谢产物的凝胶里面,我们就发现了菌数它不仅仅没有上升,它还有下降的情况。所以显示代谢产物这个部分是益生菌自己产生出来的,但同时它也可以用它的代谢产物去辅助自己成长。所以这个部分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开心的,当我在使用这样子的外用凝胶的时候不用担心原本的生殖道里面的好菌会像抗生素一样全部杀掉,它还是会存在,而且会保留住。
女性益生菌产品的开发:外用&内服
针对外用的部分,分成清洁方面的产品,或者是保养的,以及洒在私密处的部分,还有卫生用品部分,卫生巾都是可以将这个代谢产物直接喷在卫生巾第二层的超导吸收层,让卫生巾可以帮助女性在护理上达到效果。
活菌部分有口服的胶囊形态,也可以有固体饮料的形态,还有外用胶囊的形态。在灭活菌的部分包括代谢的部分就有外用凝胶和外用胶囊的部分,还有其他保养剂型的部分。整体的产品特色,在活菌的部分可以有效的改善阴道菌丛,让感染性的致病性跟它做竞争的作用,并且可以分泌有机酸去调整,当然前提是第一个,它在肠道或者是在阴道已经黏附上去了。以及调控人体的免疫的情况,提升免疫力的部分能够有效的被引导出来,能够调整全身性免疫反应,下降整体过度发炎的问题。
代谢部分,基本在这个部分可以非常快的发挥它的作用,因为不需要等它定植,就是直接接触以后就会有用。天然这些代谢产物还有办法去帮助我们生殖道里面原本的好菌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成长。
在免疫的部分,死菌部分能够有效调整人体免疫状况,缓解发炎的情形。在整体性不含活菌的情形,产品的稳定度、相对性的会比较好,而且它的整体应用的范围它的剂型变化会比较多,在这样一个情况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女性在生殖道的维护以及保养。
益生菌的产品可以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内服的,就是从口吃入的,一个是外的,直接使用在特定的部位。口服的部分它的优势是什么,整体的体质调整的效率,在口服的部分一定优于外用,整个使用方式非常方便,因为是口服,又是益生菌,所以可以同时调整肠道,并且维护我们的生殖道。另外就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这一块的优势其实跟外用产品是一样的,所以有效的降低感染这件事情是我们两种产品共同去面对的一个功效。外用产品部分,因为是直接接触的,所以它的整体功效性的启发比较快,抑制病原菌的能力相对第一时间速度来的比较迅速。此外,因为它也可以有效让女性生殖道的好菌可以有效的成长,所以它也是乳酸杆菌进入我们的生殖道来讲是比较自然的一个途径。
当然适合产品的对象来讲,基本上就是全部的女性,从女性的生理期或者是更年期或者是免疫比较低下的时候,其实甚至小到可以是一两岁的宝贝的情况都可以用,因为母亲比较没有注意,所以她的尿布没有经常的换导致她产生了两个问题,产生了尿布疹,我们多时给了外用的产品改善她的生殖道发炎的情况。
我们申请了不同国家的专利,包括美国的部分还有国内的一个部分,此外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研究里面,我们也在各大的国际研讨会也做了非常多的发表以及国际文献的发表,去年我们获得优秀论文的会章。
以上是我们今天对于女性的生殖道的保养的方式,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同时,也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的呼应,就是整体性生态的一个反应其实在我们人体的从头到脚的部分,包括我们女性局部的生殖道的私密处的情况都是有非常丰富的生态,以及营养的干预,益生菌并不是一个万能的东西,不是百病都可以治的部分,甚至我们不会说它是一个治疗,它的预防会更好。在预防的过程来讲,一定跟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营养如何去调整,再来搭配益生菌的部分,让整体性的健康可以达到最完美,这是今天会议很重要的一个主题,谢谢大家。
演讲人简介
谢佩珊博士,致力于食品营养/生化/乳酸菌研究/免疫/食品工程之研究与应用,于益生菌产业具17年丰富经验,曾发表益生菌国际期刊与学术研讨会论文多达25篇,发明各国 ( 台湾、美国、大陆 ) 14项益生菌专利 ( 抗敏、胃溃疡、阴道炎、抗肥胖及
下一个: